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箄筏 pái/bēi fá

大筏。

相关:

详解

箄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解释:
- 箄筏指的是一种大筏,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
2. 字词分解:
- “箄”(bǐ):在古代,它有两种解释。一是作为大的筏子,如《宋书·索虏传》中描述的那样,托跋焘(焘)在瓜步时,破坏民房,砍伐芦苇,在滁口制造箄筏,声称要渡江。二是作为古代一种竹制的捕鱼具。
- “筏”(fá):是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如筏子、竹筏、皮筏等。
3. 深入解析:
- “箄”在特定情境下,专指筏船。从文化角度讲,这种筏船的特征可以从其声符“卑”所示之义来考察,声符皆取小、下、旁等义,箄之为筏,亦取“卑”之“下”义。通常,“箄”是用竹编成的,且在上面再置皮革类囊袋,人与物均载于囊袋之中,竹筏则处于最下,成了没于水的船式物的不沉之底。
4. 使用示例:
- 在古代文献中,如《宋书·索虏传》等,可以看到箄筏被用于军事渡江等场景。
总结来说,箄筏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军事和渔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对字词的分解和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