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围 kōng/kòng/kǒng wéi
空白的方框形符号。古人校书遇有缺字﹐用以表示阙疑。
相关:
详解
空围
读音:kōng wéi
解释:
1. 定义:空围是指空白的方框形符号。
2. 历史用途:在古代,当校书遇到缺字或无法识别的文字时,人们会用这种空白的方框形符号来表示阙疑,即表示此处有缺失或不确定的内容。
3. 文献引用:清代学者俞樾在其著作《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随笔》卷二中提到:“又其文字有不可识者,姑作空围以记之。”这句话明确指出了空围在古书校勘中的应用。
结构:
* “空”字为上下结构。
* “围”字为全包围结构。
总结:空围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用途的词语,它代表了古代校书时用来表示文字缺失或不确定的空白方框形符号。
读音:kōng wéi
解释:
1. 定义:空围是指空白的方框形符号。
2. 历史用途:在古代,当校书遇到缺字或无法识别的文字时,人们会用这种空白的方框形符号来表示阙疑,即表示此处有缺失或不确定的内容。
3. 文献引用:清代学者俞樾在其著作《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随笔》卷二中提到:“又其文字有不可识者,姑作空围以记之。”这句话明确指出了空围在古书校勘中的应用。
结构:
* “空”字为上下结构。
* “围”字为全包围结构。
总结:空围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用途的词语,它代表了古代校书时用来表示文字缺失或不确定的空白方框形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