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碉堡 diāo bǎo/bǔ/pù

军事上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

相关:

详解

碉堡是一种具有防御性的建筑结构,其主要特点和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结构和材料:
- 碉堡通常由砖、石、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确保其具有极高的防御强度。
- 碉堡设计常包括端口或洞口,防御者可以通过这些端口或枪口直接射击。
- 部分或完全埋在土中,用以隐蔽或防御炮火。
2. 功能和用途:
- 碉堡主要用于容纳和保护内部人员,同时也用作驻军处。
- 在各种武装冲突和恐怖主义袭击中,碉堡为防御方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
- 碉堡能防御上方炮火及空中攻击,填补战壕的防御漏洞,有些还能抵御毒气和核辐射。
- 在一些历史事件中,如国民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在上海外围构筑的碉堡,用于封锁道路、阻挡解放军的进攻。
3. 历史背景:
- 碉堡常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
- 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碉堡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用途。例如,在苏联,碉堡被用作储存场所;在日本和其他国家,它们是军事检查堡垒。
4. 现代发展:
-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碉堡设计更为先进,如美国碉堡公司生产的“多用途平台”,它重约13-18吨,是一种防气、防水装甲避难所,可用于防护飓风、龙卷风、军事和恐怖主义侵略。
5. 其他形式:
- 除了军事用途的碉堡外,还有一种与碉堡相似的藏族民居建筑——碉房(藏语称为“卡尔”或“宗卡尔”),它也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综上所述,碉堡是一种坚固的防御性建筑,历史悠久,功能多样,并且在现代仍有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