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熨 biān yùn
用石针刺穴,用药物熨贴患处。谓救治病痛。
相关:
详解
砭熨 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读音:biān yùn
基本含义:
1. 字面含义:砭,指用石针进行针刺治疗;熨,指用药物或热的物品进行熨贴,常用于患处。
2. 引申含义:指通过石针刺激穴位,并结合药物熨贴患处,以救治病痛。
详细解释:
* 砭:在中国古代,砭石被用作治病的石针。砭石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通过用石针刺激人体穴位,来达到治病或预防疾病的目的。砭灸即为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的方法,也可引申为刺或规劝,如“针砭”一词,常用于指出人的过错并劝人改正。
* 熨:原本指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即熨斗。后引申为用热的物品或药物来熨贴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
砭熨的应用:
* 在唐·裴延翰的《<樊川集>后序》中,有“其砭熨嫉恶,堤障初终,若濡槁于未焚,膏痈于未穿”的描述,这里的“砭熨”即指救治病痛、防患于未然之意。
* 在现代中医领域,熨法常被应用于人体局部关节因伤寒所致的疼痛,具有活血化於、疏通经络、温阳祛寒的作用。具体操作为将砭石加热至人体能够接受的热度,置于相应部位,如背、腰、胸、脘、腹等,一般不少于20分钟。这种方法对于寒证、虚证有很好的疗效,也可用于热证、实证时的辅助治疗。
总结:砭熨是一种结合石针刺激和药物熨贴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刺激穴位和熨贴患处来救治病痛。在现代中医领域,熨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
读音:biān yùn
基本含义:
1. 字面含义:砭,指用石针进行针刺治疗;熨,指用药物或热的物品进行熨贴,常用于患处。
2. 引申含义:指通过石针刺激穴位,并结合药物熨贴患处,以救治病痛。
详细解释:
* 砭:在中国古代,砭石被用作治病的石针。砭石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通过用石针刺激人体穴位,来达到治病或预防疾病的目的。砭灸即为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的方法,也可引申为刺或规劝,如“针砭”一词,常用于指出人的过错并劝人改正。
* 熨:原本指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即熨斗。后引申为用热的物品或药物来熨贴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
砭熨的应用:
* 在唐·裴延翰的《<樊川集>后序》中,有“其砭熨嫉恶,堤障初终,若濡槁于未焚,膏痈于未穿”的描述,这里的“砭熨”即指救治病痛、防患于未然之意。
* 在现代中医领域,熨法常被应用于人体局部关节因伤寒所致的疼痛,具有活血化於、疏通经络、温阳祛寒的作用。具体操作为将砭石加热至人体能够接受的热度,置于相应部位,如背、腰、胸、脘、腹等,一般不少于20分钟。这种方法对于寒证、虚证有很好的疗效,也可用于热证、实证时的辅助治疗。
总结:砭熨是一种结合石针刺激和药物熨贴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刺激穴位和熨贴患处来救治病痛。在现代中医领域,熨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