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琰圭 yǎn guī

圭的上端尖锐者。古代作为征讨不义的符信。

相关:

详解

琰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yǎn guī。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琰圭指圭的上端尖锐者,是古代一种形状特定的玉器。
2. 来源与出处:
- 该词最早出自《周礼·考工记·玉人》和《春官·典瑞》。其中,《周礼·考工记·玉人》中描述:“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这里明确指出了琰圭的长度为九寸,并具备特定的形状和功能。
3. 形状与特点:
- 琰圭的形状特点是上端尖锐,中半圆弧凹陷,低端平。这种形状使得琰圭具有一种锋芒或攻击性的外观。
4. 功能与用途:
- 古代,琰圭被用作征讨不义的符信。它代表着权力和威严,是诸侯有为不义行为时,使者征讨时所持的瑞节。此外,它还被视为纠举诸侯行为的象征和准则,具备除慝诛恶逆、易行去烦苛的功能。
5. 文化寓意:
- 在文化寓意上,琰圭象征着完美、纯洁、身份高贵、地位显赫、有权势等。它的出现和使用,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权力、威严和道德规范的重视。
6. 其他用法:
- 除了在古代具有特定的文化和政治意义外,现代汉语中,“琰圭”一词也常被用来形容珍贵而美丽的事物,如珍贵的艺术品、美丽的自然景观等。
综上所述,琰圭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词语,它不仅代表着古代社会的一种特定玉器,更承载着权力、威严和道德规范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