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圻 wáng qí/yín
犹王畿。
相关:
详解
王圻的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王圻,拼音为wáng qí,古语中的词汇,常指王畿,即指古代帝王都城所领辖的方千里之地,也指京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2. 文献引用:
- 《逸周书·职方》中有载:“乃辩九服之国,方千里曰王圻。”这里的“圻”被注解为“界”,即与王畿有相同的含义。
- 历史上也有其他文献引用或提及“王圻”,如唐代的沉珣在《授崔珙 凤翔 节度使制》中提到:“古称右辅,以扶助王圻。”以及宋代的王珪在《开封府推官王畴可开封府判官司封员外郎冯浩可开封府推官制》中写到:“王圻画千里之广,京兆比三辅为剧。”
3. 人物信息:
- 王圻(1530年~1615年),明朝时期的一位文献学家和藏书家。他字元翰,号洪洲,是上海人,祖籍江桥(当时属于青浦县)。他学识渊博,著述宏丰,传世的作品有《洪洲类稿》、《三才图会》、《续文献通考》等,并主纂了万历《青浦县志》。
4. 名字寓意:
- “王圻”这个名字寓意着聪明、学识高、有独到之处、自由、豁达、潇洒等美好品质。
综上所述,“王圻”一词在古汉语中常指王畿,即古代帝王都城所领辖的方千里之地,同时也指代京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在历史上,这一词汇也被多位文学家引用,丰富了其文化内涵。而在明朝,王圻则是一位著名的文献学家和藏书家,其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也为“王圻”这一名字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意义。
1. 基本含义:
- 王圻,拼音为wáng qí,古语中的词汇,常指王畿,即指古代帝王都城所领辖的方千里之地,也指京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2. 文献引用:
- 《逸周书·职方》中有载:“乃辩九服之国,方千里曰王圻。”这里的“圻”被注解为“界”,即与王畿有相同的含义。
- 历史上也有其他文献引用或提及“王圻”,如唐代的沉珣在《授崔珙 凤翔 节度使制》中提到:“古称右辅,以扶助王圻。”以及宋代的王珪在《开封府推官王畴可开封府判官司封员外郎冯浩可开封府推官制》中写到:“王圻画千里之广,京兆比三辅为剧。”
3. 人物信息:
- 王圻(1530年~1615年),明朝时期的一位文献学家和藏书家。他字元翰,号洪洲,是上海人,祖籍江桥(当时属于青浦县)。他学识渊博,著述宏丰,传世的作品有《洪洲类稿》、《三才图会》、《续文献通考》等,并主纂了万历《青浦县志》。
4. 名字寓意:
- “王圻”这个名字寓意着聪明、学识高、有独到之处、自由、豁达、潇洒等美好品质。
综上所述,“王圻”一词在古汉语中常指王畿,即古代帝王都城所领辖的方千里之地,同时也指代京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在历史上,这一词汇也被多位文学家引用,丰富了其文化内涵。而在明朝,王圻则是一位著名的文献学家和藏书家,其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也为“王圻”这一名字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