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 gǒu wěi/yǐ
1.草名。也称"莠"。 2.喻昏庸或职卑的官吏。 3.喻不肖子孙。
相关:
详解
“狗尾”这个词语有多种含义,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基本解释:
- 狗尾,发音为gǒu wěi,是一个成语或词语。
- 它最初指的是一种草名,也称为“莠”。《太平御览》卷九九八引《韦曜问答》中提到:“‘甫田维莠,今何草?’ 曰:‘今之狗尾也。’”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五·狗尾草》中也提到:“莠,草莠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
2. 引申含义:
- 喻昏庸或职卑的官吏:在某些历史文献中,“狗尾”被用来比喻昏庸无能或职位卑微的官吏。例如,唐代的刘肃在《大唐新语·忌戒》中提到:“或谓之曰:‘何不与给事同籍? 五品家当免差科。’ 仁相 曰:‘谁能向狗尾底避阴凉?’”这里的“狗尾”就是用来形容地位低下或能力不足的官员。
- 喻不肖子孙:在文学作品中,“狗尾”也常被用来比喻不成器的后代或子孙。例如,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馀韵》中有:“开国元勋留狗尾,换朝逸老缩龟头。”这里的“狗尾”指的就是那些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品德的后代。
3. 成语用法:
- 作为成语,“狗尾”常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末端或最后阶段不完整、不完美,或者用来表示某个过程或事物的结果不如人意。
总结来说,“狗尾”这个词语既有其原本指代的植物含义,也有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引申出来的比喻意义,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某些特性或状态。
1. 基本解释:
- 狗尾,发音为gǒu wěi,是一个成语或词语。
- 它最初指的是一种草名,也称为“莠”。《太平御览》卷九九八引《韦曜问答》中提到:“‘甫田维莠,今何草?’ 曰:‘今之狗尾也。’”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五·狗尾草》中也提到:“莠,草莠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
2. 引申含义:
- 喻昏庸或职卑的官吏:在某些历史文献中,“狗尾”被用来比喻昏庸无能或职位卑微的官吏。例如,唐代的刘肃在《大唐新语·忌戒》中提到:“或谓之曰:‘何不与给事同籍? 五品家当免差科。’ 仁相 曰:‘谁能向狗尾底避阴凉?’”这里的“狗尾”就是用来形容地位低下或能力不足的官员。
- 喻不肖子孙:在文学作品中,“狗尾”也常被用来比喻不成器的后代或子孙。例如,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馀韵》中有:“开国元勋留狗尾,换朝逸老缩龟头。”这里的“狗尾”指的就是那些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品德的后代。
3. 成语用法:
- 作为成语,“狗尾”常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末端或最后阶段不完整、不完美,或者用来表示某个过程或事物的结果不如人意。
总结来说,“狗尾”这个词语既有其原本指代的植物含义,也有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引申出来的比喻意义,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某些特性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