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爁尾 làn wěi/yǐ

即蓝尾酒。唐宋时宴饮巡酒至末座,俗称蓝尾,又作婪尾。

相关:

详解

爁尾,读音为làn wěi,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爁尾即指蓝尾酒。在唐宋时期,宴饮中巡酒至末座时,人们俗称这种酒为蓝尾,也称作婪尾。
2. 历史和文化背景:
- 在唐宋时期的宴饮文化中,巡酒至末座这一环节具有特殊的意义。此时,人们会特别关注这一杯酒,称之为蓝尾或婪尾,寓意着宴会即将结束,但也象征着一种圆满和完整。
3. 引证解释:
- 宋代诗人陆游在其《正月二日晨出大东门是日公宴移忠院》一诗中写道:“爁尾传盃后,邀头出郭前。”这里的“爁尾”就是指宴饮中巡酒至末座的蓝尾酒,而“邀头出郭前”则描绘了宴会结束后,人们纷纷离去的场景。
4. 结构分析:
- “爁”字为左右结构,其含义与火有关,如“焚烧”等。但在“爁尾”这一词汇中,其含义已经与火无关,而是特指蓝尾酒。
- “尾”字为半包围结构,在这里指代宴饮中的末座或最后一部分。
综上所述,爁尾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特指唐宋时期宴饮中巡酒至末座的蓝尾酒。它不仅体现了当时宴饮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人们对圆满和完整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