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灵筵 líng yán

供亡灵的几筵。

相关:

详解

灵筵 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íng yán,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解释:
灵筵意为供亡灵的几筵,即灵座或灵床。这是指为亡者所设置的几案,上面通常会摆放着祭祀用品,以供亲友哀悼和祭拜时使用。
详细解释:
1. 含义:灵筵是指为亡者设置的灵座或灵床,用于祭祀和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祖先或宗祠是一种重要的仪式,人们会摆设几案、帏帐、枕衾、衣冠等物品,以表达对亡者的敬意和哀思。
2. 历史记载:
- 《梁书·止足传·顾宪之》中提到:“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这说明在古代,灵筵的设置并不是长期的,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终制》中写到:“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这进一步说明了灵筵上应该摆放的物品和不应有的物品。
3. 诗词引用:南唐后主李煜有诗《书灵筵手巾》,意思是将诗题写在置于灵筵的手巾之上,这反映了诗歌与祭祀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
4. 演变与扩展:灵筵后来也被称为灵床或仪床,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含义和用途可能有所演变和扩展。
总结:
灵筵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它不仅指为亡者设置的几案或灵座,更承载着人们对亡者的哀思和敬意。在祭祀活动中,灵筵的设置和物品的摆放都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