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潜避 qián bì

隐避;躲避。

相关:

详解

潜避
读音:qián bì
解释:潜避,意为隐避;躲避。即隐藏起来,避免被发现或遭遇某种情况。
出处与引证:
1. 汉·李尤的《屏风铭》中提到:“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这句话描述的是屏风在不使用时可以隐藏起来,使用时则设立起来,既体现了其功能性,也体现了其隐藏和避让的特点。
2. 《三国演义》第三回中也有提及:“儒曰:‘……主公且须避之。’卓乃入园潜避。”这里描述了董卓在听到某些消息后,选择进入园中隐藏起来,避免直接面对或遭遇某些情况。
3.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中也有类似描述:“﹝李勉﹞取过三两一封银子,教他递与,赠为盘费,速往远处潜避。”这里描述的是李勉为了某个人的安全,建议其迅速离开并隐藏起来,以避免可能的危险。
总结:潜避作为一个词语,主要描述了隐藏、躲避的行为和状态。在古代文献中,这一词语多次出现,与人物的行动和决策密切相关,体现了人们面对困境或危险时的一种应对策略。在现代语境中,潜避依然具有类似的含义,但更多地被应用于描述某些特定情境下的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