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注疏 zhù shū

1.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2.记述,记载。

相关:

详解

注疏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zhù shū,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注疏是注文和疏解的合称。其中,“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则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2. 内容涵盖:
- 注、疏的内容主要涉及经籍中文字的正假、语词的意义、音读的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方面。
3. 历史背景:
- 在宋代,人们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使得“注疏”之称开始流行。
4. 其他含义:
- 除了上述的基本含义外,注疏还有记述、记载的意思,以及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意思。
5. 文化意义:
- 注疏在古代文献学、经学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是理解和研究古代经典文献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和疏解,注疏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献的内涵和意义。
6. 示例:
- 例如,《十三经注疏》就是一部集注疏之大成的著作,它收录了《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传》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及其注疏。
综上所述,注疏是一个涉及广泛、意义深远的词语,它不仅包括了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和疏解,还涵盖了记述、记载以及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等多种含义。在研究和理解古代经典文献方面,注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