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泥书 ní/nì shū

指泥封的书函。

相关:

详解

泥书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发音:ní shū
- 基本含义:最初,泥书一词用于形容书写的字迹潦草、模糊不清,无法辨认。这个成语源于古代,通常用来形容书写不工整、字迹模糊的情况。
2. 详细解释:
- 书写潦草:泥书一词源于《魏书·卷四十九·崔浩传》中的记载,其中提到崔浩写字潦草不清,别人看不懂他写的字。因此,泥书成为了形容字迹潦草、模糊不清的成语。
- 泥封的书函:另外,泥书也可以指泥封的书函。在古代,为了保密和确认,人们会用泥巴或泥团将书信或重要文件的封口封住,并在上面加盖印章或文字,这种封口的书信就被称为泥封的书函,也称为泥书。
3. 使用场景:
- 当看到别人的字写得潦草不清时,可以使用泥书来形容。
- 在提到古代的书信或重要文件的封口方式时,也会使用泥书这一词语。
4. 结构:
- 泥书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泥”和“书”两个词组成。其中,“泥”指的是泥巴或泥团,“书”则指的是书信或文件。
综上所述,泥书一词具有两种主要的含义:一是形容字迹潦草、模糊不清;二是指泥封的书函。在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