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沈牛 shěn/chén niú

1.亦作"沉牛"。 2.即水牛。 3.谓古代沉牛于水,以祭川泽。 4.指战国秦李冰沉石犀以厌水精之处。

相关:

详解

“沈牛”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其详细的解释:
1. 读音与书写:
- 拼音:shěn niú
- 书写:沈牛(亦作“沉牛”)
2. 基本含义:
- “沈牛”即水牛,这是它的基础含义。
3. 历史与文化背景:
- 古代有“沉牛于水,以祭川泽”的习俗,这指的是一种古代祭祀活动,即将牛沉入水中以祭祀山川湖泽。
- 特定历史背景:战国时期的秦国,李冰(一位著名的水利专家)曾经沉石犀以厌水精,这也是“沈牛”一词所指的特定历史事件。
4. 文献出处:
- 唐·杜甫《滟滪堆》诗中写道:“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这里的“沉牛”即指上述的祭祀活动。
- 唐·骆宾王《畴昔篇》中也有“长途看束马,平水见沉牛”的描写。
- 在《续博物志》中,有“乘沉牛以济溺渊,策骥足以度流沙”的记载,这里的“沉牛”也是指水牛。
5. 总结:
- “沈牛”作为一个词语,不仅指代水牛这一生物,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是与古代祭祀活动和水利工程有关的历史事件。通过学习和理解“沈牛”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