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毳锡 cuì xī

毳衲和锡杖。借指僧人。

相关:

详解

毳锡,读音为cuì xī,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具体解释如下:
1. 组成与结构:
- “毳”字,为上下结构,通常与毛发相关,特指鸟兽的细毛。
- “锡”字,为左右结构,在此词中指的是锡杖,一种僧人行走时常持的用具。
2. 含义:
- 毳锡指的是“毳衲”和“锡杖”。
- “毳衲”是僧人所穿的用鸟兽细毛制成的衣服,用以象征其简朴的修行生活。
- “锡杖”则是僧人行走时持用的杖,一端挂有锡环,摇动时发出声响,用于警示路人或驱赶野兽。
- 毳锡整体借指僧人,是佛教文化中用以描述僧人形象的一个词语。
3. 出处与引证:
- 毳锡一词最早可见于唐·黄滔的《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中:“毳锡百萃其夏午,蒲鲸六吼其宵加。”这句话描述了众多僧人聚集在灵山的场景,用毳锡借指这些修行的僧人。
综上所述,毳锡是一个具有佛教文化背景的词语,用以描述僧人的形象,即穿着毳衲、手持锡杖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