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歍尼 wū ní

呕吐所及。语出《山海经.大荒北经》:"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

相关:

详解

歍尼(wū ní)
基本解释:
歍尼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为“呕吐所及”。
详细解释:
1. 语源:
- 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
- 王国维在《冬夜读感赋》中也提到:“蠚草则死蠚木枯,歍尼万里成泽湖。”
2. 字义分解:
- 歍(wū):
- 主要含义为恶心、呕吐。例如,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歍”用于描述某物或某人的呕吐所及之处。
- 也可古同“呜”,如“歍唈”(呜咽)。
- 歍字部首为“欠”,总笔画数为14。
-
- 尼(ní):
- 主要含义为梵语“比丘尼”的简称,即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例如,“尼姑”、“尼庵”等词中的“尼”都源于此意。
- 也可古同“昵”,表示相近、亲近。
- 尼字部首为“尸”,总笔画数为5。
3. 注意事项:
- 在某些语境中,如参考文章4所述,歍尼被解释为“指人们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但这是一个较为少见且可能是误用的解释,并非歍尼一词的传统或标准含义。
总结:
歍尼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汉语词语,其字面意思为“呕吐所及”,源自《山海经·大荒北经》等古代文献。在理解和使用这一词语时,应注意其传统含义和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