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款贡 kuǎn gòng

归附进贡。

相关:

详解

款贡
读音:kuǎn gòng
基本含义:款贡,指归附进贡,也用于形容人们对上级或长辈表示敬意或恭维,主动奉献自己的才能、财物或服务。
详细解释:
1. 词源与出处:
- 该词最早可见于《左传·哀公十八年》,其中描述了人们对上级或长辈奉献才能或财物的情景。
- 在明代文献中,如张居正的《番夷求贡疏》中也提到了“款贡”,意为待其失败后,通过安抚使其归附进贡,从而达到长久稳固的关系。
2. 分词解释:
- “款”:在这里表示奉献、贡献,含有诚恳、恭敬之意。如款待、款诚等,都体现了这种恭敬和服从的态度。
- “贡”:指进献、献上,特别是在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如进贡、纳贡等。
3. 使用场景:
- “款贡”常用于描述人们向上级或长辈献上自己的才能、财物或服务的情景,表达了对上级的敬意和恭维,展示了个人的忠诚和服从。
4. 结构:
- “款贡”由两个表示动作的汉字组成,即“款”和“贡”,二者结合,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向上级或长辈奉献自己的才能、财物或服务的行为。
归纳:
款贡,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语,不仅描述了古代臣下或属国对帝王的进贡行为,也延伸为现代人们对上级或长辈表示敬意和恭维的一种方式。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基于尊敬和服从的交往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