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槺 láng kāng
器物长大,笨重,用起来不方便。
相关:
详解
榔槺(láng kāng)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榔槺指的是器物长大、笨重,使用起来不灵便。
2. 词语来源:
- 这个词语出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西游记》,在其中作为形容某个器物或物品的描述。
3. 字义分解:
- “榔”字,拼音为láng,部首为木,总笔画为12。它有两个主要解释:一是指锤子,如“榔头”;二是指一种落叶乔木,木材坚硬致密,如“榔榆”。
- “槺”字,拼音为kāng,部首为木,总笔画为15。它主要用来形容(屋宇)空阔,如“槺梁”。
4. 词语应用:
- 在《西游记》中,榔槺被用来形容某个器物的笨重和不灵便,如“奈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奈何?”这句话就表达了说话者对刀的不满意,因为它既笨重又不符合心意。
5. 别称:
- 榔槺有时也被称为“榔杭”,两者在意义上没有区别。
综上所述,榔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描述器物长大、笨重且使用起来不灵便的特点。它源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并在其中得到应用。
1. 基本含义:
- 榔槺指的是器物长大、笨重,使用起来不灵便。
2. 词语来源:
- 这个词语出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西游记》,在其中作为形容某个器物或物品的描述。
3. 字义分解:
- “榔”字,拼音为láng,部首为木,总笔画为12。它有两个主要解释:一是指锤子,如“榔头”;二是指一种落叶乔木,木材坚硬致密,如“榔榆”。
- “槺”字,拼音为kāng,部首为木,总笔画为15。它主要用来形容(屋宇)空阔,如“槺梁”。
4. 词语应用:
- 在《西游记》中,榔槺被用来形容某个器物的笨重和不灵便,如“奈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奈何?”这句话就表达了说话者对刀的不满意,因为它既笨重又不符合心意。
5. 别称:
- 榔槺有时也被称为“榔杭”,两者在意义上没有区别。
综上所述,榔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描述器物长大、笨重且使用起来不灵便的特点。它源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并在其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