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桑蠖 sāng huò

1.尺蠖蛾的幼虫。其色如桑皮,惯栖桑树上,故名。 2.比喻渺小的人。

相关:

详解

桑蠖,读音为sāng huò,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桑蠖是尺蠖蛾的幼虫。它的颜色与桑树的树皮相似,并且习惯于栖息在桑树上,因此得名。
- 在古代文献中,桑蠖也被用作比喻,形容那些渺小的人。
2. 文化引用:
- 唐代韩愈和孟郊的《城南联句》中出现了“桑蠖見虚指,穴貍聞鬭獰”的句子,这里桑蠖被用作文学上的象征。
- 宋代彭乘的《墨客挥犀》卷五中也有“蜾蠃蒲盧,即捕桑蠖及小蜘蛛之類”的描述,显示了桑蠖作为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 在高燮的《陈君巢南柳君亚子来简均劝余刊印拙集答之以诗》中,“感君盛意憐桑蠖,愧我微吟似井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微小如桑蠖的感慨。
3. 农业防治:
- 桑蠖作为桑树的常见害虫,对桑树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 常见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化学农药,如40%丙溴磷•辛硫磷乳油,用药量以900~1200mL/hm2(有效含量360~480g/hm2)为宜,在田间桑尺蠖低龄幼虫盛发期及时用药,并注意在桑树枝杆及叶片正反面均匀施药。
综上所述,桑蠖不仅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名词,同时也是文化中的象征,并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被关注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