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杵舞 chǔ wǔ

也称“杵乐”。高山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台湾省日月潭高山族地区。舞者均为女子,三五成群,环绕臼石,双手持一根一人高长杵,上下有节奏地撞击,作舂米状,随之边歌边舞,表现出劳动生活的愉悦。

相关:

详解

杵舞,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杵舞,也称“杵乐”,是高山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
- 流行地区:主要流行于台湾省日月潭高山族地区。
2. 舞蹈特点:
- 舞者:均为女子,三五成群进行表演。
- 舞蹈动作:舞者环绕臼石,双手持一根一人高的长杵,上下有节奏地撞击,模仿舂米的动作。
- 舞蹈形式: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者会边歌边舞,以表现出劳动生活的愉悦。
3. 文化内涵:
- 杵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它更承载着高山族人民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是他们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 通过杵舞的表演,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高山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4. 其他信息:
- “杵”字在汉语中还有其他含义,如用长形的东西戳,但在这里,它特指杵舞中所使用的道具。
- 杵舞的名字寓意着柔软、灵活、优美和才艺,这些元素都在舞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杵舞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舞蹈形式,它不仅是高山族人民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