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朣胧 tóng/chuáng lóng

1.月初出貌;微明貌。 2.昏暗不清貌。 3.象声词。

相关:

详解

朣胧(tóng lóng) 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形容月初出时的景象,即月亮刚刚升起时的微明貌。
- 形容景物或事物模糊不清、不明朗的状态。
2. 详细解释:
- 朣胧一词由“朣”和“胧”两个字组成。其中,“朣”指的是天空或者物体的颜色模糊不清,“胧”则指的是气氛或者事物的状态模糊不明。因此,朣胧常用来形容景物、气氛或情感的模糊、不明朗的状态。
- 在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代表作《秋兴赋》中,“月瞳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一句,就描绘了月亮初升时微明且带有光晕的景象,以及露水清冷凝结的景色。这里的“瞳胧”即为“朣胧”的异写,用以描绘月光朦胧、景色微明的意境。
3. 使用场景:
- 朣胧一词常用于描述景物、气氛或者情感的模糊、不明朗的状态。例如,可以用来形容迷雾弥漫的山林、暮色降临的夜晚、以及模糊不清的记忆或感受等。
4. 其他解释:
- 除了上述基本含义外,朣胧还可以作为象声词使用,但这一用法相对较少见。
综上所述,朣胧是一个形容景物或事物模糊不清、不明朗状态的词语,其使用场景广泛,能够生动描绘出多种模糊、朦胧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