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抟泥 tuán ní/nì

捏弄泥团﹐以为器皿。喻粗陋。

相关:

详解

抟泥(tuán ní)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解释如下:
1. 基本解释:
- 抟泥指的是捏弄泥团以制作器皿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对泥土的塑形和加工,使其形成特定的形状和器皿。
2. 引证解释:
- 明·李东阳在《再次陶鼎韵答用济诸君》中提到:“却有好诗如拱璧,抟泥何意敢争光。”这里的“抟泥”是用来比喻作品的粗陋,相对于“如拱璧”的好诗来说,显得不够精致和出色。
3. 详细解释:
- 制作过程:抟泥通常涉及将泥土加水调和,使其变得柔软可塑。然后,通过手工或工具的方式,将泥团捏弄成所需的形状,如碗、盘、壶等器皿。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保器皿的稳固和美观。
- 喻意:除了字面意思外,“抟泥”还经常用于比喻事物的粗陋或不够精致。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与更为精致、高雅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强调其不足或低劣。
4. 相关用法:
- 在传统手工艺中,抟泥是制作陶器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抟泥,匠人们可以创作出各种形状和风格的陶器,展现他们的技艺和创造力。
- 在文学作品中,抟泥也常被用作比喻或象征,以表达作者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综上所述,抟泥是一个既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又具有比喻含义的词语,它在中国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