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律学 lǜ xué

1.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晋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隋律学隶大理寺,唐宋律学隶国子监。 2.法律学科。

相关:

详解

“律学”一词具有多重含义,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
### 一、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
1. 历史起源:
- 早在晋代,中国就设立了律学博士,负责传授法律知识,形成了律学这一教育机构。
- 后秦时期,姚兴在长安设立律学,召集各郡县的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还有机会被选任为郡县的狱吏。
2. 隶属关系:
- 隋代时,律学隶属于大理寺。
- 到了唐宋时期,律学则隶属于国子监,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3. 教育内容与目的:
- 律学主要教授法律知识,培养能够理解和运用法律的人才。
- 通过律学教育,旨在提高官员和民众的法律素养,促进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 二、法律学科
1. 学科定义:
- 律学作为一门法律学科,主要研究法律的理论、原则、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
- 它不仅关注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适用,还深入探讨法律背后的法理、法律与社会的关系等深层次问题。
2. 研究内容:
- 律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多个领域。
- 它还涉及法律的历史发展、比较研究、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3. 学科特点:
- 律学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它既要求学者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又要求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 同时,律学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 三、音律学(音乐领域)
除了上述两种含义外,“律学”在音乐领域还有一层含义,即音律学。这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主要关注音乐中所用音律的研究。然而,这一含义与上述的法律领域和教育机构无关,因此在此不做详细展开。
综上所述,“律学”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分别指代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法律学科以及音乐领域的音律学。在不同语境下,其含义和所指代的内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