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尺二 chǐ èr

1.一尺二寸。 2.见"尺二寸牍"。

相关:

详解

尺二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尺二的基本含义:
- 尺二指一尺二寸,即长度单位中的一尺加上二寸。在中国传统度量衡中,一尺约等于现代的33.33厘米,一寸则约为3.33厘米,所以尺二大约等于40厘米。
2. 尺二的来源与引证:
- 这个词语最早出自《晋书·五行志中》,其中记载:“司马越还洛,有童谣曰:‘洛中大鼠长尺二,若不早去大狗至。’”这句话中的“尺二”即用来形容大鼠的长度。
3. 尺二的其他用法与含义:
- 在某些文献或方言中,尺二还用来指代“尺二寸牍”,这是一种古代书信的代称,因为当时的书信或公文常用一尺二寸长的简牍书写,故有此称。
- 在台湾方言中,尺二被用来指称较短的匕首或刀具,可能是基于其长度一尺二寸而得名。
4. 尺二的实例与描述:
- 在一些古代文献或现代小说中,可能会出现“尺二”这个词语,用来形容某个物品或生物的长度或大小。例如,在描述一把短刀时,可能会说其“刀身长一尺二寸”,即使用了尺二这个词语。
综上所述,尺二是一个指代长度或物品的词语,其基本含义为一尺二寸,即约40厘米的长度。此外,它还有指代古代书信或台湾方言中短刀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