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尖团 jiān tuán

尖脐和团脐。蟹的代称。

相关:

详解

“尖团”是一个音韵学上的名词,亦称“尖团字”。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
### 一、定义与来源
* 定义:尖团字是音韵学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指的是声母与特定韵母相拼时所产生的不同发音分类。
* 来源:这一术语主要源自戏班中的说法,戏班中人根据发音特点将其分为“尖”字和“团”字。
### 二、发音特点
* 尖字:声母齿音z、c、s同i、ü或以i、ü开头的韵母相拼的字,被称为尖字。这类字的发音特点是声音尖而峭,因为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于缩舌之际由齿缝发出声音。
* 团字:声母(舌音)j、q、x同i、ü或以i、ü开头的韵母相拼的字,被称为团字。这类字的发音特点是声音团而圆,因为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颚,于舌缩卷时由舌颚中间发出声音。
### 三、实际应用
* 京剧:在京剧等戏曲艺术中,根据中州韵和其他语音因素,许多同音字被划分为尖、团两类。例如,“济、笑、修”等为尖字,“记、孝、休”等为团字。
* 语言学习:在学习普通话或方言时,了解尖团字的发音特点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语音。
### 四、历史演变
* 在汉语音韵学和方言学的研究中,尖音和团音是两个重要的术语。随着语言的发展,尖团音的发音在某些方言或语音环境中可能发生了变化。
* 例如,据研究,在18世纪以前,细音前的见系与精系声母在某些方言中可能已经合流,即原本发音不同的尖音和团音变得相同或相近。
### 五、其他含义
* 除了音韵学上的含义外,“尖团”在特定语境下还可能具有其他含义。例如,在宋代苏轼的《丁公默送蝤蛑》诗中,“尖团”被用作蟹的代称,分别指尖脐和团脐的蟹。
综上所述,“尖团”是一个具有音韵学意义的概念,用于描述声母与特定韵母相拼时所产生的不同发音分类。同时,在历史演变和特定语境下,“尖团”还可能具有其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