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少正 shǎo/shào zhèng

古官名。西周始置。为六卿之长"正"的副职。

相关:

详解

少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shǎo zhèng,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含义:
- 少正是中国古代的官名,始于西周时期。
- 它是六卿之长“正”的副职。
2. 历史背景:
- 西周时期开始设立此官职。
- 在《尚书》的《酒诰》篇中,有“越少正御事”的记载,这表示西周时期已经存在少正这一官职。
3. 具体职责和地位:
- 作为六卿之长的副职,少正在西周及之后的朝代中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
- 春秋时期的郑国,子产曾担任过少正一职。
4. 其他解释:
- 除了作为官名,少正在古代有时也指乳名以外的正式名字。
- 在某些历史背景下,如春秋时期的晋国,少正也用于指代某些特定的家族或势力。
5. 与其他官职的关系:
- 少正是与六卿之长的“正”相对应的副职。
- 在渤海国,少正则是中正台主官大中正的副职,类似于唐代的御史中丞。
6. 总结:
- 少正是一个源于西周时期的古代中国官名,作为六卿之长的副职,它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少正的具体职责和地位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