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宝钵 bǎo bō

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

相关:

详解

宝钵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宝钵是对僧人所使用的钵盂的一种敬辞。钵,是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用来盛饭、菜、茶水等。在佛教中,钵特指僧人所用的食器,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的说法。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即为向人乞食之用。
2. 来源与引用:
- 宝钵的词语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例如,《法苑珠林》卷五一中有记载:“男女擎持宝钵,满中七宝,取无穷尽。”这句话描述了人们手持宝钵,其中装满了无尽的珍宝。同样,在《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中也有提及:“六和持宝钵,八敬捧金台。”这进一步证明了宝钵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文化内涵:
- 宝钵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上的食器,它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佛教中,钵往往与修行、清净、乞食等概念相关联。因此,宝钵作为对僧人钵盂的敬辞,也体现了对佛教修行者的尊敬和敬仰。
4. 总结:
- 综上所述,宝钵是对僧人所使用的钵盂的一种敬称。它既是佛教修行者的重要食器,也承载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通过对宝钵的解释和引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