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婼羌 ruò/chuò qiāng

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县境。

相关:

详解

婼羌 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语,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婼羌(ruò qiāng)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容貌丑陋。同时,它也是一个古代西域的国名,位于今新疆若羌县境。
二、词语来源
1. 形容词来源:婼羌这个词语的意思源于古代西域地区的一个民族,他们的容貌被认为是丑陋的,因此才有了这个成语的产生。
2. 国名来源:婼羌来源于若人、羌人,与春秋时入居中原的陆浑戎、阴戎、小戎等同族同允姓。允姓人与华夏族关系密切。
三、词语解析
1. 民族融合:婼羌是华夏与羌融合后的民族,其部落在迁徙过程中与羌人的一部分相结合,形成了婼羌。
2. 女性首领:一些学者认为,婼羌是以“婼”为首领的一个羌族人的部落,即一个由女性领导的部落。这可能与古代母系氏族的习俗有关。
3. 生活方式: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婼羌国只有50户(1750人),军队500人,他们不种田,而是随畜逐水草,过着游牧生活。
四、使用场景
1. 形容词使用:婼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容貌丑陋,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使用。
2. 地名使用:婼羌作为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名,也常在历史研究和文献记载中出现。
综上所述,婼羌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既是一个形容词,也是一个古代西域的国名。它反映了古代民族融合的历史和母系氏族的习俗,同时也揭示了婼羌国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