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四休 sì xiū/xù

宋孙昉别号四休居士,省称四休。

相关:

详解

“四休”一词源于古代,它最初由“四休居士”孙君昉提出,并体现在他所倡导的一种生活方法中。以下是关于“四休”的详细解释:
1. 来源与背景:
- “四休居士”孙君昉,是黄庭坚在乡下的邻居,后来两人成为好友。孙君昉曾做过太医,性格豁达,淡泊名利,晚年过着俭朴的生活。他自称“四休居士”,以表达其生活态度和哲学。
2. 含义解释:
- “休”在这里意味着罢休、停止。孙君昉的“四休”理念,具体体现在他对生活的四个方面的态度上。
- “粗茶淡饭饱即休”:指的是在饮食方面,满足于简单清淡的食物,吃饱即止,不追求奢华和过量。
- “补破遮寒暖即休”:在穿着方面,孙君昉主张衣物只要能补缀遮寒保暖即可,不求新贵和华丽。
- “三平两满过即休”:“三平”指的是衣、食、住三个方面的平平常常,没有过高要求;“两满”则是指对已有的名和位也很满足。整体而言,这是对生活现状的知足和满足。
- “不贪不妒老即休”:在心态上,孙君昉主张不贪心、不嫉妒,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平和地面对生活。
3. 总结归纳:
- “四休”体现了孙君昉对生活的一种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的态度。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传达了简朴、平和、满足的生活理念,这种理念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四休”与古代工作制度中的“四休一”(即工作四天休息一天)或“七休三不休”(与已婚女性权利相关)等概念没有直接联系,它们属于不同的领域和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