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卫藏 wèi cáng/zàng

地区名。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斯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四部。

相关:

详解

“卫藏”是一个地区名,具体解释如下:
1. 定义与读音:
- 卫藏:读音为wèi zàng(在某些词典中,“藏”也可能读作cáng或cángzàng)。
- 含义:旧时西藏的别称。
2. 历史沿革:
- 吐蕃时期:曾设“卫藏四茹”,一向被视为吐蕃本部。
- 元朝、明朝:称为乌思藏(藏文:dbus gtsang),其中“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
- 清朝以来:称为卫藏,乌思在清朝改称为卫。
3. 地域范围:
- “前藏”主要包括现今的拉萨和山南市。
- “后藏”对应现今的日喀则市。
- “阿里”则是指整个藏北高原,包括现今的阿里地区和那曲市西部。
4. 其他信息:
- 西藏旧分四部:除了阿里、前藏和后藏之外,还有“和康”(一作喀木)。
- 在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来概称西藏的这四部。
综上所述,“卫藏”是旧时西藏的别称,历史上其名称和范围有所变迁,但通常指代的是现今西藏地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