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北貉 běi hé

我国古代东北方民族之一。

相关:

详解

“北貉”这个词语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解释:
### 一、作为古代东北方民族的名称
* 基本含义:北貉(běi mò)是我国古代东北方的一个民族名称。
* 历史记载:在《汉书·高帝纪上》中有“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的记载,这里的“北貉”指的就是这个古代民族。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北貉,国也。”说明在古代,北貉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或者部落群体。同时,《史记·赵世家》中也提到了赵襄子与北貉边境相关的历史事件,进一步印证了北貉作为古代东北方民族的存在。
* 文化地位:北貉作为古代东北方的一个重要民族,对于研究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 二、作为动物分类的俗称
* 基本含义:在现代语境中,北貉有时也被用作对貉这种动物的俗称,特别是当涉及到地域分布时。貉是一种脊椎动物,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是杂食性毛皮动物。
* 地域分布:在我国,貉的分布广泛,但习惯上人们将长江以北各省所产的貉称为北貉,而长江以南各省区所产的貉则称为南貉。这种分类主要是基于地域和生态习性的差异。
* 特征差异:北貉与南貉在体型、毛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北貉体型较大,毛绒丰厚,毛皮质量明显优于南貉;而南貉体型较小,针毛短,绒毛空疏。因此,在人工养殖和毛皮贸易中,北貉往往更受欢迎。
综上所述,“北貉”这个词语既可以指代我国古代东北方的一个民族名称,也可以作为对貉这种动物在地域分布上的一种俗称。在不同的语境下,“北貉”的含义和所指对象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