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五觳 wǔ hú

不耐水旱的下等薄土。

相关:

详解

五觳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读音:五觳的拼音是wǔ hú。
2. 意思:五觳指的是不耐水旱的下等薄土。这个词语描述了土壤的一种状态,即这种土壤质量较差,不能很好地耐受水涝和干旱的条件。
3. 出处:五觳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管子·地员》中。具体原文是:“五殖之次曰五觳。五觳之状,娄娄然,不忍水旱。” 这句话描述了五觳是排在五殖之后的土壤类型,其状态是疏松的,不能忍受水涝和干旱。尹知章对此的注释是:“觳,薄。娄娄,疏也。” 进一步解释了五觳为薄土,且其质地疏松。
4. 用法与语境:五觳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献或专业的土壤学讨论中。当需要描述一种质量较差、不耐水旱的土壤时,可以使用五觳这个词。
综上所述,五觳是一个专门用来描述不耐水旱的下等薄土的汉语词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管子·地员》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