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五盖 wǔ gài/gě/hé

佛教称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为"五盖"。谓能盖覆真性。

相关:

详解

“五盖”是佛教用语,它指的是五种能够覆盖众生心识,使人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这五种烦恼被比喻为“盖”,因为它们像盖子一样遮盖了众生的真心,阻碍了修行的道路。下面是对“五盖”的详细解释:
1. 贪欲盖:这是指众生对于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以及财宝等物质的贪爱和追求,没有厌足的时候。这种贪欲会覆盖心识,使得禅定和善法不能发生。换句话说,它阻碍了人们对精神修养和智慧的追求。
2. 嗔恚盖:嗔恚是指众生在遇到违逆自己情境的时候,或者在追忆他人对自己或自己的亲人造成恼害时产生的愤怒情绪。这种愤怒能覆盖心识,同样会阻碍禅定和善法的产生。
3. 惛沉睡眠盖:这个盖包括惛沉和睡眠两个方面。惛沉是指意识昏沉不清,而睡眠则是指心识处于休眠状态。当众生陷入这种状态时,心识被覆盖,禅定和善法同样无法产生。
4. 掉举恶作盖:掉举是指身无故游行为,心中忧恼为悔。众生以此掉悔覆盖心识,使得禅定和善法不能发生。这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浮躁和不安定,导致无法专注于修行。
5. 疑盖:疑盖是指众生因为无明暗钝,不能分辨真伪,内心常有犹豫和疑惑。这种疑惑会覆盖心识,阻碍禅定和善法的产生。换句话说,它使人们无法坚定地走向修行之路。
总的来说,“五盖”是佛教中描述的五种主要心理障碍,它们会阻碍人们的修行和精神成长。要克服这些障碍,就需要通过禅修、智慧和学习来逐渐去除这些“盖子”,从而显露众生的真心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