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七绝 qī jué

“七言绝句”的简称。见“七言诗”。

相关:

详解

“七绝”是七言绝句的简称,下面是对这一诗体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 七绝是一种诗体,属于近体诗范畴。
- 它由四句诗组成,每句七个字,共计二十八字。
2. 格律要求:
- 七绝的格律较为严格,通常要求第一、二、四句的尾字押韵,且以平声韵为主,一韵到底。
- 第三句的尾字通常为仄声,并且要避免与前后句的韵脚相撞、相挤或相跳。
- 每句诗中每个字的平仄也有严格规定,不能出现三仄尾或三平尾的情况。
3. 内容与表达:
- 七绝虽然篇幅短小,但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 诗人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内精准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 历史与发展:
- 七言绝句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代,是唐代及以后历代诗人喜爱的一种诗体。
- 许多著名的唐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都有优秀的七绝作品传世。
5. 与古风诗的区别:
- 不同于古风诗,七绝更注重格律和押韵的规则。
- 古风诗则更为自由,不讲究严格的格律,只要求每句尾字押韵,可以是平声或仄声,同韵或邻韵,且句子没有严格对仗的要求。
综上所述,“七绝”是一种严格遵循格律要求的七言绝句诗体,以其精炼的篇幅和深邃的意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