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魂飞魄丧 hún fēi pò sāng

解释:比喻非常恐惧害怕。

出处:惊的我魂飞魄丧,走的我力尽筋舒。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

例句:众小厮们见他说出来的话有天没日的,吓得~。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近义:魂飞魄散|魂飞魄越|

接龙:丧天害理

相关:

  • 丢魂丧胆 - 形容非常惊慌。
  • 亡魂丧胆 - 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安魂定魄 - 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 弛魂宕魄 - 形容振憾心灵。亦作“驰魂夺魄”。
  • 心颤魂飞 - 形容惊恐不安。
  • 招魂续魄 - 魂、魄:古时迷信认为人死后的魂魄。招回其灵魂,使魂魄不失散。
  • 胆丧魂惊 - 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 胆丧魂消 - 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 迷魂夺魄 - 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同“迷魂淫魄”。
  • 迷魂淫魄 - 迷人魂、乱人魄。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
  • 驰魂夺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魂丧神夺 -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魂亡魄失 - 魂、魄:即迷信所说的灵魂。形容万分惊恐,不知所措;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 魂消魄夺 -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魂消魄散 -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魂飞天外 - 形容万分恐惧,或受到某种刺激而失去了主宰。
  • 魄散魂消 -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魄散魂飘 - 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详解

成语“魂飞魄丧”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魂飞魄丧”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非常恐惧或极度悲伤,精神彻底崩溃的状态。这个成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人在极度恐惧或悲伤时,精神崩溃的情境。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元·关汉卿的《蝴蝶梦》第二折:“惊的我魂飞魄丧,走的我力尽筋舒。” 在这里,“魂飞魄丧”被用来形容极度的惊恐和疲惫。
三、成语用法
“魂飞魄丧”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恐惧或悲伤状态。例如,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回中,就有“众小厮们见他说出来的话有天没日的,吓得魂飞魄丧”的描述。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有“魂飞魄散”、“魂飞魄越”等,都用来形容极度的惊恐或慌乱。反义词则可以根据语境选择,如“镇定自如”等表示平静、镇定的词语。
五、使用场景
“魂飞魄丧”常用于描述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意外情况下人们所经历的极度恐惧和悲伤,比如遭遇重大事故、亲人离世等。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精神崩溃,无法应对的状态。
总的来说,“魂飞魄丧”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用于描绘人在极端情况下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