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骨颤肉惊 gǔ chàn ròu jīng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深奥血污……不知主何吉凶?’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惊恐

接龙:惊风骇浪

相关:

  • 亲如骨肉 -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 异姓骨肉 - 骨肉:血缘关系相同的人。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
  • 惊肉生髀 - 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 朽骨重肉 - 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
  • 枯骨生肉 - 犹言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 槁骨腐肉 - 槁:枯干;腐:腐烂。枯槁的骨头,腐烂的肉。指死者。
  • 死骨更肉 - 犹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 生死骨肉 - 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同“生死肉骨”。
  • 生肉枯骨 - 犹生死肉骨。使枯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 白骨再肉 - 白骨上再生出肉来。比喻起死回生。
  • 肉薄骨并 - 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 肉跳心惊 - 心里吃惊,身上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 胆惊心颤 - 惊:惊惧,害怕;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胆颤心惊 -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骨肉团圞 -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 骨肉未寒 - 寒:变冷。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 骨肉相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骨肉相残 - 亲人间相互残杀。比喻自相残杀。
  • 骨肉相连 - 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详解

成语“骨颤肉惊”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gǔ chàn ròu jīng
2. 解释:
- “骨颤肉惊”形容非常惊恐的样子。其中,“颤”指发抖,“肉惊”形容内心的惊恐感受。整体上,这个成语用于描绘一个人极度惊恐的状态。
3. 出处:
- 该成语出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77回。原文是:“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深奥血污……不知主何吉凶?’” 这里通过王甫的反应,生动地描绘了他内心的惊恐和不安。
4. 成语用法与结构:
- 用法:在句子中可作谓语或状语,用于描述人物惊恐的状态。
- 结构:该成语是联合式结构,由“骨颤”和“肉惊”两个部分组成,共同表达惊恐的意境。
5. 感情色彩与常用程度: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不带有明显的褒贬含义,仅用于客观描述人物的惊恐状态。
-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虽然在文学作品中有所出现,但并非日常口语中的高频用语。
综上所述,“骨颤肉惊”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绘人物在特定情境下极度惊恐的心理状态。其出处明确,用法和结构清晰,是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