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

例句: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的柱石。 — 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多用于男人

近义:英姿勃勃|威风凛凛|气概不凡|

反义:瞻前顾后|

接龙:地广人众

相关:

  • 呼天钥地 - 指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 喜地欢天 - 形容非常高兴。
  • 地覆天翻 -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 天地剖判 - 犹言开天辟地。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 天塌地陷 - 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
  • 天平地成 - 指万事安排妥当,天下太平。
  • 天昏地惨 - 昏:天黑。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 天翻地覆 -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 天震地骇 -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 局地吁天 - 吁天:呼天诉苦。形容悲痛诉说的样子。
  • 弥天亘地 - 弥:满;亘:横贯。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
  • 怆地呼天 - 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指天说地 - 指着天说着地。形容无所不谈。
  • 改天换地 -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 极天蟠地 - 指充塞天地之间。
  • 漫天塞地 - 漫:满;塞:充满。从天上到地下到处都是。
  • 瞒天席地 - 瞒:隐瞒实情。指瞒上欺下,一手遮天。
  • 触地号天 - 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
  • 连天匝地 - 形容规模大,数量多。

详解

成语“顶天立地”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拼音与释义
* 拼音:dǐng tiān lì dì
* 释义: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
二、出处与典故
* 出处:该成语出自宋代释普济的《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其中有“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的描述。
* 典故:《史记·赵世家》与元杂剧《赵氏孤儿》中,均有对“顶天立地”这一形象的生动展现。在《赵氏孤儿》中,韩厥以“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来表达自己的气概和决心。
三、用法与示例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定语、补语,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 示例:在郭沫若的《屈原》第三幕中,有“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的用法,以此形容屈原的崇高形象。
四、相关文化与衍生
* “顶天立地”不仅是一个形容人的形象和气概的成语,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正义、光明磊落的精神。如在《赵氏孤儿》的故事中,韩厥以顶天立地的气概保护了忠良之后,体现了这种精神。
* 该成语也常被用于鼓励人们要有崇高的志向和坚强的意志,做到顶天立地、无愧于心。
综上所述,“顶天立地”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刻寓意的成语,它形象地描绘了人的雄伟气概和非凡形象,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承载了正义、光明磊落的精神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