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遁世离群 dùn shì lí qún

解释:犹言避世独处。

出处:后世之士,其所蕴蓄或未至,而好以迹为高,当邦有道之时,且遁世离群,谓之隐士。 — 《元史·隐逸传序》

例句:宝钗道:‘你既说“赤子之心”,古圣贤原以忠孝为赤子之心,并不是~无关无系为赤子之心。’ —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隐居

接龙:群情鼎沸

相关:

详解

“遁世离群”是一个四字成语,下面是对这个成语的详细解释:
“遁世”指的是逃避世俗,这里的“世”可以理解为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在古代,有些士人或隐士为了远离政治斗争和社会纷扰,会选择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这种行为就被称为“遁世”。
“离群”则是指离开人群,远离社交活动。这里的“群”代表着社会群体和人际交往。选择“离群”的人通常希望避开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个人的精神自由。
将“遁世”和“离群”结合起来,“遁世离群”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人群的生活方式。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心灵净土的人。这种态度可能源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厌倦,或者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遁世离群”的形象往往与隐士、高士相关联,他们放弃世俗的名利,选择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寄托。现代社会中,虽然真正的“遁世离群”生活难以实现,但这个成语依然被用来形容那些保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追求精神自由的人。
总的来说,“遁世离群”这个成语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土的理想主义情怀,它代表了人类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