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通文调武 tōng wén diào wǔ

解释:指卖弄文才和武艺。

出处: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 — 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接龙:武艺超群

相关:

  • 修文演武 -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同“修文偃武”。
  • 偃武修文 -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 偃武兴文 - 偃:停止;兴:振兴。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 兴文匽武 -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 兼资文武 - 兼:兼有;资:才能。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形容文武双全。
  • 圣神文武 - 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 披文握武 - 握:把握。指人兼有文武之才。
  • 文修武偃 -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指天下太平。
  • 文修武备 -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 文婪武嬉 - 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 文恬武嬉 - 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 文武兼备 -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 文武兼济 -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指文武双全。
  • 文武兼资 - 资:具备。具有文才和武艺。指人文武全才。
  • 文武双全 -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 文经武纬 - 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
  • 文觌武匿 - 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 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经武纬文 - 经:丝织品的直线;武:武功;纬:丝织品的横线;文:文治。以武功和文德治理国家。
  • 通文达艺 -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详解

成语“通文调武”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tōng wén diào wǔ
2. 含义:
- “通文调武”意指卖弄文才和武艺。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故意炫耀自己的文化和武术技能。
3. 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明代无名氏的《精忠记·严刑》,其中有句台词是:“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这表明,在某种严肃的场合下,炫耀自己的文才和武艺是不被欣赏的行为。
4. 感情色彩:
- 这个成语属于中性成语,没有明显的褒义或贬义,但根据语境,有时可能含有轻微的贬义,暗示过分炫耀或自夸。
5. 成语用法:
- “通文调武”在句子中可作谓语或定语,通常用于书面语。它描述的是一种行为或状态,即某人炫耀其文才与武艺的状态或行为。
6. 结构与产生年代:
- 结构上,“通文调武”是一个联合式成语,由“通文”和“调武”两部分组成。
- 这个成语产生于古代,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通文调武”是一个描述个人炫耀其文才和武艺行为的成语,起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并在现代汉语中仍被使用,常见于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