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功罚罪 shǎng gōng fá zuì
解释: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出处:是故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 — 宋·司马光《上体要疏》
例句:雪耻酬恩中始快,~政无偏。 — 《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赏高罚下|赏劳罚罪|
接龙:罪应万死
相关:
- 信赏必罚 - 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
- 冒功邀赏 - 冒:假充;邀:求。假报功劳,求得奖赏。
- 功首罪魁 - 功:功绩;首:首先;罪:罪责,罪行;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功绩数最大,罪责也数第一。
- 功高不赏 - 功:功勋;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 奉辞罚罪 - 奉:敬受;罚:处罚,惩罚。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
- 带罪立功 - 带:携带,捎带。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 戴罪图功 - 戴罪:身负重责;图:谋取。指有罪之人立功,争取减免罪行。
- 戴罪立功 - 带着罪过建立功劳,以争取减免处罚。
- 罚不当罪 - 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 计功量罪 - 指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 请功受赏 - 请示评定功绩给予奖赏。
- 赏信必罚 - 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
- 赏信罚必 - 指该赏一定赏,该罚一定罚。
- 赏信罚明 - 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 赏同罚异 - 指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 赏罚严明 - 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 赏罚信明 - 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 赏罚分审 - 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 赏罚分明 -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 邀功求赏 - 求取功劳和奖赏。
详解
成语“赏功罚罪”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意思
“赏功罚罪”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奖惩分明,对于做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对于有罪行的人则给予相应的惩罚。
二、成语出处
“赏功罚罪”这个成语出自宋代司马光的《上体要疏》或《应诏论体要》(不同版本的文章中提到的出处略有不同,但均为司马光的作品),原文为:“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的职责在于衡量人的才能并合理分配任务,同时根据人们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奖赏或惩罚。
三、成语用法
“赏功罚罪”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主要用于描述处事的原则或态度。它强调了公正、公平和奖惩分明的理念。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有“赏高罚下”、“赏劳罚罪”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类似的奖惩观念。反义词则不明显,因为该成语本身已经涵盖了奖惩两个方面。
五、示例与语境
在历史小说或历史记载中,“赏功罚罪”常用于描述统治者或领导者对待臣子或下属的态度。例如,在《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中就有“雪耻酬恩中始快,赏功罚罪政无偏”的描述,体现了奖惩分明的正义理念。
综上所述,“赏功罚罪”是一个体现奖惩分明原则的成语,源自宋代司马光的作品,并在历史文献和现代社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成语意思
“赏功罚罪”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奖惩分明,对于做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对于有罪行的人则给予相应的惩罚。
二、成语出处
“赏功罚罪”这个成语出自宋代司马光的《上体要疏》或《应诏论体要》(不同版本的文章中提到的出处略有不同,但均为司马光的作品),原文为:“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的职责在于衡量人的才能并合理分配任务,同时根据人们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奖赏或惩罚。
三、成语用法
“赏功罚罪”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主要用于描述处事的原则或态度。它强调了公正、公平和奖惩分明的理念。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有“赏高罚下”、“赏劳罚罪”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类似的奖惩观念。反义词则不明显,因为该成语本身已经涵盖了奖惩两个方面。
五、示例与语境
在历史小说或历史记载中,“赏功罚罪”常用于描述统治者或领导者对待臣子或下属的态度。例如,在《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中就有“雪耻酬恩中始快,赏功罚罪政无偏”的描述,体现了奖惩分明的正义理念。
综上所述,“赏功罚罪”是一个体现奖惩分明原则的成语,源自宋代司马光的作品,并在历史文献和现代社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