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贼夫人之子 zéi fū rén zhī zǐ

解释:贼:毁坏;夫:这,那。害了人家的儿子。对引导别人犯错误者的斥责

出处: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

例句:晋·孙盛《魏氏春秋》:“盛以此为美谈,无乃~与?”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接龙:之死靡它

相关:

  • 一夫之勇 - 犹言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 万夫之勇 - 形容非常勇敢。
  • 万夫之长 - 夫:人长:首领。万人中的首领。
  • 个中之人 - 指曾亲历其间或深明其中情理的人。
  • 中人之姿 - 中:中等。人的相貌中等。形容无特别之处。
  • 兼人之勇 - 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 兼人之材 - 一个人具备两个人的才能。形容才力过人。
  • 夫子之墙 - 指学问道德高深莫测。后用以比喻高不可攀,令人向往。
  • 寡人之疾 -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 幽人之风 - 幽人:隐居的人;风:风格。指脱俗高雅的人。
  • 成人之善 - 成全别人做善事。
  • 成人之美 - 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 攘人之美 - 夺取别人的好处。
  • 故人之情 - 故人:老朋友。老朋友之间的感情。
  • 欺人之论 - 欺骗人的话。
  • 欺人之谈 - 骗人的鬼话。
  • 渔人之利 -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独夫民贼 - 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 第一夫人 - 一国中国家元首的妻子。
  • 趁人之危 - 利用别人有困难时加以要挟或陷害。

详解

成语“贼夫人之子”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字义
* 读音:zéi fū rén zhī zǐ
* 字义解释:在这个成语中,“贼”意为毁坏,“夫”是指示代词,意为这、那,“夫人之子”即人家的儿子。整体而言,成语的意思是指害了人家的儿子,通常用来对引导别人犯错误的人进行斥责。
二、典故出处
该成语出自春秋时期鲁国的孔丘所著的《论语·先进》。原文是:“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这是孔子对子路让子羔去做费地的长官这一行为的批评,因为孔子认为子羔还没有成熟到可以胜任这样的职位,子路这样做可能会毁了子羔。
三、成语用法与结构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宾语,且多用于书面语。它带有贬义色彩,是对错误引导行为的斥责。
* 结构:成语“贼夫人之子”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由“贼”(动词)+“夫人之子”(名词)构成。
四、示例与语境
在晋代孙盛的《魏氏春秋》中有这样的句子:“盛以此为美谈,无乃贼夫人之子与?”这里使用了“贼夫人之子”来批评那些将不恰当的行为视为美谈的人,暗示他们可能在不自觉地引导别人犯错误。
综上所述,“贼夫人之子”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明确贬义色彩的成语,它提醒人们在引导和影响他人时要谨慎负责,避免误导他人走向错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