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课嘴撩牙 kè zuǐ liáo yá

解释:搬唇弄舌。课,用同“嗑”。

出处: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近义:磕牙料嘴|

接龙:牙生辍弦

相关:

详解

成语“课嘴撩牙”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kè zuǐ liáo yá
2. 意思:
- “课嘴撩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搬唇弄舌,挑拨是非或卖弄口才。其中,“课”字在此处用同“嗑”,表示说话。
3. 出处:
- 该成语出自明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连枝秀》。原文是:“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4. 用法:
- “课嘴撩牙”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并且通常用于口语表达。
5.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搬唇弄舌、搬唇递舌、搬口弄舌等,这些成语都含有说话轻浮、搬弄是非的意味。
- 反义词:绒口不言、息事宁人等,这些成语表达的是沉默寡言或平息争端的含义。
6. 使用场景与示例:
- 当形容某人爱说话、爱搬弄是非或卖弄口才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例如:“村子里就数她最爱课嘴撩牙,经常造谣生事。”
综上所述,“课嘴撩牙”是一个用于形容人说话轻浮、爱搬弄是非或卖弄口才的成语,出自明代文献,并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