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虎符龙节 hǔ fú lóng jié

解释: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出处:虎符龙节昭歧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 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诗

例句:金卷王册,~。 — 宋·苏轼《表忠观碑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接龙:节制之师

相关:

  • 伏虎降龙 -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 擒龙缚虎 - 捉拿蛟龙,缚住猛虎。比喻制服战胜强敌。
  • 生龙活虎 - 有生气的龙和有活力的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虎啸龙吟 - 象虎在啸,龙在鸣。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 虎掷龙拿 -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 虎斗龙争 -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 虎跳龙拿 - 跳:跳跃。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比喻身手矫健,武艺高强。也比喻英雄相互征战。
  • 降龙伏虎 -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 龙争虎斗 -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 龙化虎变 - 比喻变化莫测。
  • 龙吟虎啸 - 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 龙拿虎跳 - 像龙一样抓取,像虎一样跳跃。比喻威武勇猛。
  • 龙斗虎争 - 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
  • 龙腾虎掷 -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
  • 龙腾虎跃 - 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 龙行虎步 -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 龙跃虎卧 - 比喻笔势纵横驰骋,自在有力。
  • 龙跃虎踞 - 比喻超逸雄奇。
  • 龙骧虎峙 - 骧:马昂首的样子;峙:耸立。雄踞的样子。
  • 龙骧虎步 - 龙:高大的马,古称八尺以上的马为龙;骧:马高扬着头的样子。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详解

成语“虎符龙节”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拼音
* 读音:hǔ fú lóng jié
二、意思与用法
* 意思:比喻重要的凭证。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主要用于书面语。
三、出处
* 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送从叔牧永州》诗:“虎符龙节昭歧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四、典故与背景
1. 虎符:这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的信物。它是铜铸的虎形,背部刻有铭文。虎符通常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留存在中央,另一半则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的将帅。当需要调动军队时,必须使臣持符验合,两半虎符合并验证无误后,命令才能生效。这种制度在战国、秦、汉时期非常盛行。
2. 龙节:这是古代邦国使臣所用的金制龙形凭证。它象征着使臣的身份和权力,是他们在执行外交任务时的重要信物。
综上所述,“虎符龙节”这一成语通过借用古代军事和外交中的重要信物——虎符和龙节,来比喻某种非常重要或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凭证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