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菩萨心肠 pú sà xīn cháng

解释:比喻仁慈之心。

出处:吾弟以恩报仇,实是菩萨心肠。 — 《西湖佳话·放生善迹》

例句:他有一副~。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好心肠

反义:恶毒心肠|

接龙:肠肥脑满

相关:

详解

成语“菩萨心肠”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含义:
“菩萨心肠”是一个汉语词汇,用来比喻仁慈之心。其中,“菩萨”在佛经中代表着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形象,因此,“菩萨心肠”便用来形容一个人心地善良,具有慈悲和同情的品质。
二、出处:
该成语出自《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原文是:“吾弟以恩报仇,实是菩萨心肠。”这句话表达了对具有慈悲胸怀的人的赞誉。
三、用法:
1. “菩萨心肠”在句子中可作主语或宾语,用于指代具有好心肠的人。
2. 该成语属于偏正式结构,感情色彩为中性。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1. 近义词有“心地善良”,意指内心纯洁、和善。
2. 反义词包括“铁石心肠”和“心狠手辣”,分别形容心肠硬得像铁和石头一样,不为感情所动,以及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五、示例句子:
1. 大家都知道她这个人是菩萨心肠,一见别人落泪心就软了。
2. 老奶奶是个菩萨心肠,一只小猫死了,她也会感到难受。
综上所述,“菩萨心肠”是一个形容人心地善良、具有慈悲胸怀的成语,源自于古代文学作品,并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