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笨嘴拙舌 bèn zuǐ zhuō shé

解释: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出处: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 杨朔《石油城》

例句: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的大老粗,真说不过他。 —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谦辞

近义:拙嘴笨脑|笨口拙舌|

反义: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能说会道|

接龙:舌敝唇焦

相关:

详解

成语“笨嘴拙舌”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发音与拼写
* 拼音:bèn zuǐ zhuō shé
二、含义
* “笨嘴拙舌”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口才,不善言辞,或者说话非常杂乱无章。其中,“笨”和“拙”都表达了不灵巧、不擅长的意思,“嘴”和“舌”则指代说话的能力。
三、出处与典故
* 该成语出自杨朔的《石油城》,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这表明了作者自谦口才不佳,不善于言谈。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拙嘴笨脑、笨口拙舌、张口结舌等,这些成语都带有贬义,形容人口才不好或表达能力差。
* 反义词: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能说会道等,这些成语则形容人口才好,善于表达。
五、用法与语境
* “笨嘴拙舌”在句子中通常用作谓语,有时也可用作定语。它常用于自谦的语境,或者用来形容某人不善言辞的情况。例如:“我笨嘴拙舌的,怎么能参加辩论会呢?”或者“他虽然笨嘴拙舌,但却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综上所述,“笨嘴拙舌”是一个形容人口才不佳、不善言辞的成语,出自杨朔的《石油城》,在句子中常用作谓语或定语,并有一系列近义词和反义词来描述相似或相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