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甜言蜜语 tián yán mì yǔ

解释: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出处:化一盏茶吃,你可是甜言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 —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

例句:卞福坐在旁边,~,劝了一回。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骗人开心的话

典故:唐玄宗时期,宰相李林甫是一个老奸巨猾而又阴险毒辣的人,他表面上装得十分忠厚和善,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经常是暗藏毒计,被他陷害的人还认为他够义气。凡是唐玄宗信任的人,他总是去巴结、离间,背后进行打击报复

近义:口蜜腹剑|言不由衷|甜言美语|

反义:恶语中伤|推心置腹|

接龙:语惊四座

相关:

  • 七言八语 - 形容人多语杂。
  • 伤言扎语 - 方言。指说讽刺话。
  • 只言片语 -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 巧语花言 - 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今多指虚伪而动听的话。
  • 污言浊语 -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 污言秽语 -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
  • 淫言媟语 - 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
  • 淫言狎语 - 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同“淫言媟语”。
  • 甜嘴蜜舌 -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 甜蜜动听 - 悦人的甜美。
  • 空言虚语 - 不实在的话语。
  • 绵言细语 - 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 蜚语恶言 - 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形容诽谤的言辞。
  • 言语举止 -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 语四言三 - 指信口乱说闲话。
  • 语言无味 - 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
  • 轻言细语 - 形容说话轻而柔和。
  • 闲言赘语 - 无关紧要的话;多余的话。
  • 闲言长语 - 议人长短的唠叨话。

详解

成语“甜言蜜语”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成语名称:甜言蜜语
* 拼音:tián yán mì yǔ
二、含义与用法
* 含义: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
* 用法:联合式,可作主语、宾语,通常含有贬义,指为了骗人开心而说的不真实的好听的话。
三、出处与示例
* 出处:该成语出自《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表明在季布心中害怕的时候,听到的好听的话能让他感到安心。
* 示例:在多部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如元·马致远的《岳阳楼》第二折:“化一盏茶吃,你可是甜言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以及明·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卷三十六中也有相关描述。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口蜜腹剑、言不由衷、甜言美语等,这些成语都含有表面说好话,实际可能有其他目的或隐藏真实想法的意味。
* 反义词:恶语中伤、推心置腹等,表示直接伤害他人的话语或真诚待人的态度。
五、现代应用与文化内涵
* 在现代汉语中,“甜言蜜语”常用于形容某人为了讨好或哄骗他人而说的好听话,有时也用于调侃或讽刺这种不真诚的行为。
* 该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真诚与虚假的辨识,以及对于好听话语背后可能隐藏的动机的警惕。在人际交往中,它提醒人们要注意分辨他人的话语是否真心实意,避免被表面的好听话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