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泰然自得 tài rán zì dé

解释: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例句:她坐在那里显得~。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人的感觉

近义:怡然自得|

接龙:得未曾有

相关:

  • 习惯自然 - 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 习若自然 - 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 任其自然 - 任:听任;其:代词,他,它。听任人或事物自然发展。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怅然自失 -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
  • 怡然自娱 -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 怡然自若 - 喜悦而无拘无束。
  • 怡然自足 -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 悠然自适 - 形容悠闲自在,神情从容的样子。
  • 意气自得 - 意气:神态,气势;自得:自觉得意。形容十分骄傲得意的样子。
  • 晏然自若 -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 欣然自喜 - 欣然:愉悦,高兴。指高兴地自觉喜悦。
  • 泰然居之 - 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 浑然自成 -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同“浑然天成”。
  • 爽然自失 - 形容茫无主见,无所适从。
  • 自以为然 - 然: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
  • 自得其乐 -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 茫然自失 - 茫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中迷惘,自感若有所失。
  • 超然自逸 -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 顾盼自得 - 顾盼:左顾右盼;自得:自己很得意。环顾四周,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

详解

成语“泰然自得”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成语名称:泰然自得
* 拼音:tài rán zì dé
二、含义解释
* “泰然”意指闲适、安定的样子。
* “自得”表示内心感到得意和舒适。
* 整个成语形容人自由清闲、心情舒畅的状态。
三、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晋书·隐逸传·杨柯》。原文描述杨柯虽然生活条件简陋,却保持着闲适自得的心态。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偏正式;可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 示例:在明·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中,有“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泰然自得,毛羽鳞鬓之间,皆有喜色。”的描述,展现了生物在自然中舒适自得的状态。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逍遥自在、泰然自若、怡然自乐等,都表达了闲适自在的意境。
* 反义词:若有所失、惊慌失措、忐忑不安等,这些词汇则表达了与泰然自得相反的不安和紧张情绪。
综上所述,“泰然自得”是一个形容人心态闲适、心情舒畅的汉语成语,它源自古代文献,并在现代汉语中仍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