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民安国泰 mín ān guó tài

解释: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处: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 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

例句:百姓每家家庆,庆道是~,法正官清。 — 元·宫大用《垂钓七里滩》第三折

用法:作谓语、宾语;同“国泰民安”

近义:国泰民安|

反义:兵荒马乱|

接龙:泰山北斗

相关:

详解

成语“民安国泰”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含义
“民安国泰”是一个联合式成语,表示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其中,“泰”字意为平安、安定。这个成语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和谐安定的理想状态。
二、成语出处
“民安国泰”出自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山川神》。原文是:“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此外,该成语也在其他古代文献中出现,如元·宫大用的《垂钓七里滩》等。
三、成语用法
“民安国泰”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与“国泰民安”同义。它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社会安定、繁荣的景象。
四、感情色彩与常用程度
“民安国泰”是一个褒义成语,表达了对国家太平、人民安乐的赞美和期望。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常用,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频率。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有“国泰民安”,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等。反义词有“兵荒马乱”,表示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状态。
综上所述,“民安国泰”是一个描述国家太平、人民安乐的褒义成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