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横三竖四 héng sān shù sì

解释: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出处:横三竖四,乍离乍合。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越州姜山方禅师》

例句:宝钗便顺着游廊,来至房中,只见外间床上~,都是丫头们睡觉。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用法:作状语、定语;指杂乱无章

近义:杂乱无章|横三顺四|

反义:整整齐齐|

接龙:四荒八极

相关:

详解

成语“横三竖四”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成语名称:横三竖四
* 拼音:héng sān shù sì
二、含义解释
“横三竖四”是一个形容性的成语,用来描述事物或场景呈现出杂乱无章、没有条理的状态。具体来说,“横”指的是水平方向,“竖”指的是垂直方向,“三”和“四”则并非确指数量,而是用来形象地描绘出杂乱的状态。因此,“横三竖四”可以理解为事物或人呈现出杂乱、无规律或秩序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事物的状态没有规律或秩序。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决定事情时犹豫不决、左右摇摆、没有明确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计划或项目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方向;还可以用来形容物品摆放杂乱无章等场景。
四、出处及示例
1. 出处:“横三竖四”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释普济的《五灯会元·越州姜山方禅师》,原文为“横三竖四,乍离乍合”。此外,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有出现,如第六十三回中描述众人酒后失态的场景:“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
2. 示例:杜鹏程在《延安人》中描述伤员躺在山头的场景时写道:“十二名伤员,横三竖四地躺在山头上。”这里用“横三竖四”形象地描绘了伤员们躺得杂乱无章的状态。
综上所述,“横三竖四”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述事物或场景的杂乱无章状态。在使用时要注意其语境和含义的准确把握,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