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朝经暮史 zhāo jīng mù shǐ

解释: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出处:真个此人朝经暮史,昼览夜习,口不绝吟,手不停披。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开场》

例句:你若是~,那其间须有个称心时。 —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读书

接龙:史争旦夕

相关:

  • 暮云朝雨 - 指男女之间的情爱与约会。
  • 暮去朝来 - 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暮四朝三 - ①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
  • 暮爨朝舂 -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 暮翠朝红 - 形容爱情不专一。
  • 朝东暮西 -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 朝云暮雨 -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 朝令暮改 -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 朝思暮想 -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 朝成暮徧 - 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 朝成暮毁 - 形容翻新之速。
  • 朝梁暮晋 -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 朝梁暮陈 -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 朝欢暮乐 - 指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
  • 朝穿暮塞 - 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 朝耕暮耘 - 耘:锄草。早上耕种晚上锄草。形容非常勤劳。
  • 朝齑暮盐 - 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 经史子集 -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经史百家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家: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详解

“朝经暮史”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学习环境,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从早到晚都在勤奋地学习经史书籍的情景。下面是对这个成语的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
- “朝”和“暮”分别指早晨和傍晚,代表从早到晚的时间段。
- “经”和“史”是中国古代学问的两大领域。“经”主要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如《诗经》、《尚书》等;“史”则指历史典籍,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因此,“朝经暮史”直译为“早晨读经书,晚上读史书”,意味着一个人整天都在钻研学问,勤奋不懈。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沉浸在经典和历史的研究中。
成语用法:
- 用作谓语、定语,指勤奋读书。
成语出处:
- 这个成语的确切出处可能因版本和流传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与古代文人墨客描述勤奋学习的场景有关。
示例:
- 他自幼聪慧过人,朝经暮史,终日手不释卷,终成大器。
近义词:
-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这些成语都用来形容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反义词:
- 与“朝经暮史”相反,形容不学习、懒惰的成语有“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等。
成语寓意:
- “朝经暮史”不仅是对个人勤奋学习的赞美,也鼓励着每一个人都应当珍惜时间,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它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不懈追求。
总的来说,“朝经暮史”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成语,它激励着世代学子勤奋学习,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