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有死无二 yǒu sǐ wú èr

解释: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出处:必报德,有死无二。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

例句:诚贯神明,~。 — 唐·白居易《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忠贞

近义:忠贞不渝|

接龙:二满三平

相关:

详解

成语“有死无二”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发音与拼写
* 发音:yǒu sǐ wú èr
* 拼写:该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有”、“死”、“无”、“二”。
二、意思解释
“有死无二”表示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即使面临死亡也不会改变。它用来形容人对某事或某种信念的坚定和执着。
三、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春秋·鲁·左丘明的《左传·僖公十五年》,原文是“必报德,有死无二。”这句话是表明一种坚定的报答恩德的态度,即使面临死亡也不会改变。
四、用法与结构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忠贞和坚定。
* 结构:该成语是紧缩式结构,由“有死”和“无二”两部分组成,表达了一种极端且绝对的态度。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忠贞不渝,表示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 反义词:无(因为该成语本身表达了一种极致的坚定态度,所以较难找到直接的反义词)。
六、示例句子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对国家的忠诚时,可以说:“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对国家忠心耿耿,真可谓有死无二。”
综上所述,“有死无二”是一个形容意志坚定、忠贞不渝的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感情色彩。